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青春擦亮幸福底色

文章来源:高德娱乐地址/焊接 2024-02-10

  青年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中最有活力的力量,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提升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及其重要的作用,聚焦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出台《四川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对四川青年志愿服务做全面重构。

  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肖翔介绍:“《方案》实施以来,共青团四川省委和成都、攀枝花、泸州、南充、宜宾、眉山6个改革试点市探索了一系列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创新举措,让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全面发展,让青年志愿服务擦亮人们的幸福底色。”

  “我们以系统性思维建立完整工作体系、激励保障体系、队伍培养体系,着力抓好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地,积极构建四川青年志愿服务新格局。”肖翔说。

  建立青年志愿服务协调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统筹指导、部门依法履责、共青团组织实施、社会协同参与”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创立以共青团四川省委为主体,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抓手,专项基金、注册管理信息平台、青年志愿者学院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省级青年志愿服务示范运行体系。成都等6个试点市相继成立市级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青年志愿者学院,省、市两级共核编52个;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改革提质扩面,雅安团市委增设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广元市利州区成立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为持续提升注册青年志愿者的获得感和光荣感,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文明办、四川省民政厅等11家单位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服务改革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通知》,明确把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干部选任及评优评先等的重要参考;学生党员、团员每年志愿服务时长不低于10小时,将学生志愿服务时长作为综合素养评价、评优评先、推优入团等的重要指标,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装入学生学籍档案等;合乎条件的志愿者可享受积分落户、影院购票、交通购票、旅游购票等福利,可纳入“信用体系红名单”,提供审贷便利、优质担保服务、快速退款便利等优惠政策。制定实施《四川青年志愿者星级认定规则(试行)》,作为激励志愿者政策的主要是根据,目前已完成全省星级志愿者认定9529人。

  推动试点市进一步落细落实激励政策,成都为青年志愿者开发专属联名借记卡等金融理财产品,眉山在改革经费中列支1.5万元为活跃度高的星级志愿者定制专属意外伤害保险,攀枝花建设“同心圆公益超市”方便志愿者时长积分兑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等纷纷开设志愿服务相关选修课程。

  以“县县建协会”“校校建组织”为目标,分层分类夯实基层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建成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205个,其中县级协会183个,完成民政注册121个。全省134所高校全部建立校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正在逐步完善“校-院-班”三级志愿服务运行体系;全省有条件的4440所中小学校建立志愿服务组织,负责本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依托四川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凝聚63所在川高校,常态化开展高校志愿者骨干培养计划,覆盖首批骨干3000余人。

  近年来,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聚焦志愿服务有效精准供需对接,积极打造“志愿四川”平台,强化志愿者规范注册,活动便捷发布,服务时长规范记录,为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提供科技支撑。一是提升“志愿四川”平台注册、招募、报名、上岗、计时等5大板块的便捷度,引入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强化平台信息加密,实现志愿服务组织随时发布项目需求、招募志愿者,志愿者随时就近就便参与服务项目。通过平台“点单式”发布项目需求、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就近“接单”、精准记录时长。新增实时定位、电子围栏、扫码打卡、在线生成证书等功能,完整记录志愿服务足迹。

  二是打造省级青年志愿服务大数据中心,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数量、项目类型、活动频次、服务时长等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分析,为提升志愿服务针对性和专业性提供数据支撑。开放平台数据,初步实现与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相互连通,正在推动与重庆青年志愿服务数据互认共享。截至目前“志愿四川”平台共注册青年志愿者803.9万,注册团队5.9万,发布活动60.9万个,服务时长超6565.2万。

  三是为鼓励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体验,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教育厅在“志愿四川”平台设置“中小学生专区”,推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入驻平台,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已注册中小学生志愿者111万人,发布活动2.1万余个。为提升平台地区特色,结合试点市需求,围绕“小青眉”“青橙菌”等地方志愿服务文化,开设具有特色的市级专区;为提高平台个性化服务能力,促进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联合省文联打造文学志愿服务专区。

  肖翔说:“我们全面引领志愿服务从活动式的1.0版本向项目式的2.0版本转变,充分的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非消极作用,引导志愿服务向特殊群体和领域延伸,推出‘青春志愿’系列品牌项目,持续推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化、常态化。”

  有了“志愿四川”平台做支撑,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围绕社区治理推出“爱在社区”项目,全省高校共有12788个团支部与5779个社区进行结对,共实施项目5058个,超21万名学生去参加了;围绕服务农民工推出“爱在旅途”项目,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6690次,10.2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93.7万小时;围绕乡村振兴推出“靓在乡村”项目,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6311次,7.1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6.9万小时;围绕地灾防治推出“守护生命”项目,全国首创将志愿服务引入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1.4万余次,20.7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8.1万余小时……

  为广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全国首创将一对大熊猫幼崽命名为“志志”“愿愿”,作为志愿四川的形象大使;设计“志志”“愿愿”卡通形象,创作微信表情包、文化衫、口罩、帆布袋等系列文创产品;打造青年志愿者网红打卡地,在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建设“志志愿愿之家”,在大兴二桥安装“志志”“愿愿”形象雕塑,逐渐增强志愿四川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为加强典型选树,强化示范引领,发挥榜样作用,以四川青年志愿者评选表扬、四川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载体,共评选出650名优秀志愿者,340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66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涌现出46名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12个全国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2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和19个全国金奖项目;共有6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青年五四奖章,4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省道德模范,76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

  近年来,四川应急志愿服务在屡次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实践中不断实战探索,在引导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科学高效、常态参与灾害应对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管理的应急志愿服务社会联动效应,锻造出了一支应急志愿服务尖兵,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效补充。

  “5·21”漾濞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派员驰援漾濞,协助当地科学设置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站),实现应急志愿服务响应机制线下有效复制和经验输出。“7·20”河南洪灾发生后,成立线上信息协调小组,协助当地成立“7·20河南洪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郑州)”,累计联系、对接536支救援队伍,收集救援队行动信息1777条,实现应急志愿服务响应机制首次远距离线”泸县地震发生后,指导当地市、县两级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线上登记备勤志愿服务队伍207支,有序引导到达一线人,开展灾情排查、转运群众、搭建帐篷、物资搬运、防疫消杀、心理疏导等工作,并全部实现按期依次撤离,实现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科学有效响应。

  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执行副总队长卫东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是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他奔赴灾区志愿参与地震救援,此后还曾参与“4·20”雅安芦山地震救援、“8·03”鲁甸地震救援、“6·24”茂县山体高位垮塌救援、“8·08”九寨沟地震救援、“7·29”石棉县山体滑坡救援、“7·20”河南水灾救援、“9·05”泸定地震救援等。

  15年转瞬即逝,卫东感慨道:“目前,我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负责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队伍怎样能更合理的发展及日常运维。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热情参加,并开展应急科普讲座、应急救援培训、防减灾工作、社区治理等政府购买项目,通过各类项目缓解了队伍日常运维难的问题。”

  在“7·20”河南水灾救援期间,卫东带领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100余名队员赶赴救灾一线,他回忆说:“当时,总队以新乡县京华矿泉度假村为指挥中心,开展救援任务,按酒店接待人员要求,救援人员更换下的脏衣服需打包放置房间门口,以便清洗。一天,我参加完会议,回到驻地已凌晨1点,却看到酒店服务人员在手工清洗救援服装,才得知酒店并未提供清洗服务,而是工作人员自发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们手工清洗。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在救援任务中,总队接到浚县姜营村村支书求助,被大水围困5天的姜营村还有人员被困。总队派出10人3艇,在当地村支书的带领下进村救援,成功营救5名被困群众和3头猪。然而,就在卫东和队员转运期间,一位老乡双眼含泪,目光一直未离开他的养殖场。原来,这位老乡因经济困难贷款养殖,水灾过后将无力偿还,并有了轻生的念头。于是,卫东立刻向已工作一天、疲惫不堪的队员们发出提议,为老乡救猪,并增派3人1艇,最终在天黑之前救回活猪40余头。当老乡看到这些猪时热泪盈眶,因为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作为一名应急志愿者,卫东坦言:“我们虽然放弃了很多休闲时光,但是觉得这一切都很值得。志愿服务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青年志愿者朋友们,让我们携手走向未来,为更美好的明天踔厉奋发践行志愿精神,笃行不怠书写青春华章。”

  2016年12月10日,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川省学生联合会联合29所川内高校共同成立四川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王之昊说:“我们是全国第一个成立高校志愿服务联盟的省份,旨在打造高校志愿服务交流平台,培养志愿服务骨干人才,挖掘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传播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力争提升川内高校志愿服务整体水平。七年来,我们着力于骨干的养成、交流互动、项目培育、赛会服务、文化宣传,以及应急志愿服务,目前已有73所川内高校加入联盟。”

  2018年起,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通过“线上+线期“四川青年志愿者骨干成长营”项目,授课内容涵盖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与孵化、社区志愿服务、志愿团队管理等。2023年,高校志愿者骨干养成计划启动,内容有通识培训、岗位实践、项目实操。

  2019年起,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在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警察学院、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共开展了8期“四川高校志愿服务交流沙龙”项目,加强了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联系交流,为提升四川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综合水平,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文化,积极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和阵地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之昊介绍,针对近年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高校志愿服务联盟还开展了“时光的隧道——老年失智症科普和预防志愿服务”“腾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志愿服务项目,并为加强高校策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系列培训指导。

  几年来,高校志愿服务联盟有效整合高校志愿服务资源和社会资源,多次组织高校志愿者参加“2019成都善行者”“四川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暨创客现场竞赛活动”“中韩日三国议员(委员)交流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董事会务虚会志愿服务”“全国大学生艺术展”“四川省首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第二届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赛会志愿服务。此外,高校志愿服务联盟还承担“四川青年志愿者”全媒体平台运营,平台粉丝量超过350万人,为四川志愿服务文化及工作的宣传作出积极贡献。

  当应急灾害发生时,高校志愿服务联盟能快速发动招募高校志愿者,组建应急志愿服务线上工作组,高效参与求助信息核实、出勤任务收集、救援队对接与安全提醒、简报整理、数据分析等应急志愿服务,有力保证了灾区救援队可以科学有序、规范有效地参与应急志愿服务。

  成都中医药大学大二学生朱宇5岁时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她说地震之后,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学校,都有很多志愿者哥哥姐姐和无国界社工看望她、陪伴她、给她辅导作业……让她感到特别幸福、特别温暖。“那时候,因为太喜欢和志愿者哥哥姐姐在一起的时光,当他们要离开时,我总会忍不住掉眼泪。他们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感动,让我在没有家人在身边、最艰难的时候,有家的感觉,感受到家的温暖。”

  终于,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康复训练,朱宇借助义肢开启了新的人生,并在2022年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她说:“学医只为帮助更多人!”在大学期间,她热情参加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世界地球日荧光夜跑志愿服务活动、临床医学院蒲公英计划、“岐黄仁心”-中医药健康服务志愿服务活动、金牛区工人村志愿服务活动、通用语言与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金牛交子志愿服务活动等。她希望自己同样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创新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形式,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参考人民日报春节“晚安计划”开展方式,以“晚安短信”的形式讲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亲爱的青年志愿者,你好!我叫程明理,是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的副秘书长。半个月前,我还在执行土耳其大地震救援任务,那一声声拖着长长尾音的中文‘谢谢’仍历历在耳,土耳其男孩送的围巾我也默默珍藏。奋战在救援一线位中国民间救援队队员,让土耳其人民感受到了来自万里之外的中国人民的关怀与爱意。今天成都的天空和我离开土耳其那天一样澄澈,愿收到短信的你平安顺遂,万事如意。晚安,好梦!”

  “亲爱的青年志愿者,你好!我叫刘添林,是西南民族大学第七届‘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正支教于雪域高原阿坝州红原县中学校。刚刚结束一整天的课程,今天讲完课依旧有点缺氧,学生们依旧有‘高原红’,脸上笑容依旧灿烂。我依旧期待遇见明天的‘日照金山’。从学生转变成老师,从蓉城奔赴至阿坝,从第一届的三名成员接力到现在第七届的十二名成员,我们始终坚信自己是‘缺氧但不缺精神’的勇敢格桑花。希望祖国的大西南因为有我们小小的努力而慢慢的变好。愿收到短信的你,每天都有笑容。晚安,好梦!”

  “亲爱的青年志愿者,你好!我叫修宇鑫,是一名生态环保志愿者。当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归熟悉的山林溪涧时,我的心中藏下了一颗回味无穷的糖。当我帮助他人却感到由衷幸福时,当我慢慢将慢慢的变多专业相关知识融入生态环保志愿服务中时,当我见证慢慢的变多小伙伴挺身守护青山绿水时,我尝到了志愿服务的独特滋味——一种在心里留存很久的甜!愿收到短信的你永远坚持热爱,在享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晚安,好梦!”

  “我们邀请应急志愿者程明理、‘绿色先锋’修宇鑫、党的理论宣讲志愿者刘宇超、志愿服务工作者张亮、‘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刘添林5名有代表性的志愿者,为利用微信公众号成功报名的2万余名青年志愿者连续5天发送晚安短信。”肖翔说,“晚安计划”是通过志愿服务文化引领青年、团结青年志愿者、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作用的一次有效探索,在青年志愿者群体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非常多青年志愿者自发地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b站等渠道分享收到晚安短信后的强烈触动。

  自“晚安计划”启动以来,发送短信10万余条,收到1037条青年志愿者的回信,回信的志愿者有高中生、有大学生、也有社会组织志愿者……有的志愿者回信说“我也会像你们这样,温暖这样一个世界的每个人”“让每一朵志愿者花朵开满神州大地吧!让我们灿烂地生活在神州大地吧!”“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散发无限荣光”。这一些内容触发了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强烈共鸣和碰撞,也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来的力量。作者:《中华儿女》记者 李菡丹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