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改变世界

时间: 2023-11-20 02:42:29 |   作者: 行走轴

  在2022年11月末,一家位于美国旧金山,名为“OpenAI”的AI研究机构在没有大肆宣传的情况下公布了一款名为“ChatGPT”的免费应用。从界面上来看,这个在网页上运行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程序略显寒酸,用户在一个对话框里输入问题,随后网页上会逐字逐句打出它的回答。它的反应速度看上去并不算太快。

  经过一段不算长的平静期之后,ChatGPT忽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发出一种爆发性的效应。兔年春节尚未结束,在中文网络上关于ChatGPT的讨论就开始愈发火爆。人们对它不乏调侃——这个聊天机器人往往会对一个难度不大的问题给出错误答案,一本正经地说瞎话;在调侃之外更多的则是惊叹——ChatGPT针对很多问题所进行回答的语言基本上已经看不出机器生成的生硬,而是标准的书面化,甚至是口语化的日常语言;其针对一些问题所产生的答案更是显得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甚至对于创作诗歌、小故事等要求往往也完成得远超人们的预期。

  这款展示出超强“智能”的聊天机器人迅速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成为一款“现象级”的应用。瑞银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ChatGPT推出两个月之后,它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就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历史上用户上涨的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相比之下,其他几款也曾经风靡全球的应用,例如TikTok达到1亿用户用了9个月时间,Instagram则花了2年半时间。可以说,ChatGPT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即便对于它的开发者们来说也是一个意外。发布这个应用本来是被看作一次“研究预览”(research preview)。“我们并不想过分宣传,说它是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进步。”ChatGPT的开发者之一利亚姆·费德斯(Liam Fedus)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对于大多数AI领域的研究者来说,ChatGPT的表现确实堪称优异,而人们对其表现出的极高热情和好奇更是出乎预料。这种出乎意料的全球性热潮也必定会对整个产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效应。这款对话机器人所应用的并不算是最新技术,而是基于2020年构建的一个人工智能模型“GPT-3”。开发者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致调整,并且加入一些对话数据对其进行“训练”,随之诞生了“ChatGPT-3.5”(3.5是其版本号)。

  对于大众来说,人们慢慢的开始将ChatGPT的出现与之前在AI领域的几个标志性事件相提并论:1997年5月,IBM公司开发的“深蓝”(Deep Blue)国际象棋程序打败了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年3月,由DeepMind公司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打败了当时的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而几年之后出现的ChatGPT又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度提升到了风口浪尖。也有人将这款聊天机器人的出现与iPhone当年的横空出世相提并论——这绝不仅仅是一款产品而已,而是改变了全世界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大多数对于人工智能,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并不了解的普通人在使用过ChatGPT之后,往往会产生出三个问题:这款聊天机器人究竟是怎么样才能做到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甚至还展现出了一定的创作能力?通过类似的技术,AI在未来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还能完成怎样的任务?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将造成怎样的转变,很多工作(尤其是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会不会很快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第一波热潮尚未过去,2023年3月12日,更新版本的“ChatGPT-4”出现。而微软公司也很快召开发布会,宣布使用与ChatGPT类似的技术,与其办公软件相结合,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目前还很难判断它将成为办公室文员的得力助手还是天敌。从发布会上所展示的性能来看,实际上大多数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如撰写标准文档、制表甚至是对文档进行总结归纳等任务,都可以由这款办公软件自动完成。除此之外,一些基于类似技术的人工智能绘图应用也开始让人们乐于尝试。虽然与文字应用相比,目前看来人工智能的绘图能力还有明显欠缺,但也能够不时展现出绝佳的创意。

  中国公司也在迅速跟进。2023年3月16日,百度公司召开发布会,推出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这款产品非常容易被看作是对标ChatGPT而推出的中国版本。对其有过使用经验的人也自然会把两款产品放在一起来比较,目前收获的评价褒贬不一。

  ChatGPT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已经有多个学术期刊声明不接受这款人工智能机器人作为论文的作者,也有期刊表示允许作者使用ChatGPT对论文进行整理和润色。更有大学老师略带调侃地评价,现在很难判断学生交上来的论文作业是自己写的还是由ChatGPT生成,只能粗略判断:写得太工整、逻辑太清晰的作业应该是由ChatGPT完成的。

  在这股热潮稍微冷却一些之后,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反应显得颇为复杂。有人感到恐惧,认为人类最重要的特征——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如今已经显得不再独特。由此便很容易联想到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名言:“人们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有人为之欢呼,认为无论会产生出怎样的后果,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到来,AI在所有领域全面超越人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是一个“数学上的必然”(mathematical certainty);也有的人觉得AI已经完全超越了人脑,达到了所谓的“奇点”(Singularity)……

  必须承认,AI已经不再是供人展望和畅想的未来。无论你对人工智能持有怎样的看法,怀着怎样的情绪,它慢慢的变成了现实,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完成这组报道,本刊记者试图深入到行业内部去了解人工智能研究最前沿的信息。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最有活力的前沿区域当属位于硅谷的各大科技公司。不过,无论是微软、谷歌、Meta,还是位于伦敦、已经被谷歌收购的DeepMind公司,都对于采访要求保持沉默或是直接拒绝。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难想象:在当今AI产业正在发生剧变的时代,各大科技公司都有太多暂时不便公开的研究项目和商业计划。

  我们决定转而去探访进行AI研究的学术中心。“神经网络三剑客”中的两位: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和约书亚·本吉奥(YoshuaBengio),分别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建立了向量研究所(Vector Institute)和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MILA)。这两家学术研究机构会聚了大量AI领域,尤其是神经网络方面的专家,堪称世界人工智能研究的两大中心。我们对这两家机构做了实地参观,并对这里的多位学者进行了采访。

  除此之外,本刊记者还对国内的科技公司以及AI领域的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以色列历史学家、《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也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谈论了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全新的道德规则。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以这组文章,对于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回顾、梳理和展望——这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人工智能,还可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人类自己。

  在这股热潮稍微冷却一些之后,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反应显得颇为复杂。有人感到恐惧,认为人类最重要的特征——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如今已经显得不再独特。由此便很容易联想到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名言:“人们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有人为之欢呼,认为无论会产生出怎样的后果,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到来,AI在所有领域全面超越人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是一个“数学上的必然”(mathematical certainty);也有的人觉得AI已经完全超越了人脑,达到了所谓的“奇点”(Singularity)……

上一篇:ai对话聊天入口在哪里?国内ai写作入口在哪? 下一篇:【48812】肯定好货!科沃斯长途智控扫地机 仅售1699元